close
話說在清朝江西有一位很有錢的員外,
在他的家里有一片很大的森林,
在那森林里有一棵千年神木.
有一天這位員外心血來潮,
就請了當地一位很有名的書法家替他在神木上題字,
這位書法家想了很久, 卻不知在神木上題些什麼,
最後他終于想到了江西簡稱贛, 這棵神木又生長在森林里,
所以他就在神木上題"贛林老木"
森林中又有梅花與荻花,長于神木之旁,月光之下望之,
好似嬌羞的少女立于一旁,
于是書法家又取名為“贛林羞荻”及“贛林羞梅”。
員外對題字非常滿意,每每佇立贛林老木旁緬懷先祖,
因而又延請曾老師在“贛林老木”旁立碑記述歷祖事跡,稱“贛林老碑”。
曾老師因為“贛林老木”和“贛林老碑”題字,聞名于贛林一帶,
且在族中排行最小,所以人們尊他為“贛林曾小爺”(注:曾小爺---裝瘋子)。
員外愛花,偏愛引進各地名蘭,乃于贛林設一花房栽植名種,
最引以為豪的是培育出虎紋斑的品種,名曰“贛林虎蘭”,
以及培育出鈕扣狀且能像藤蔓一樣爬行的“贛林藤扣蘭”。
員外亦嗜酒,喜自行釀制陳年高粱,在蘭房之右有一奇泉,名為“贛林泉水”
泉水甘美甚佳,極宜釀酒,而在蘭房左近有一大型酒窖,
即為“贛林蘭窖”是也,員外引泉入蘭窖中大而扁的水池,
釀出遠近馳名的好酒,人皆贊雲︰“贛林泉佳,池大扁”。
有一次員外帶著全家老小去畫了一張全家福的照片,
掛在家中客廳的中堂, 橫批寫著, "贛林全家大小"...
又過了數年,員外因為年邁體衰,終于仙逝,子孫葬之于神木之北,
鄉人稱該墓為︰“贛林北墓”。
後世子孫每到清明, 就到“贛林北墓”去緬懷先祖,
員外生前有感自己字識不深,于是在林旁建一私塾,敦聘秀才鄒書生為村里授業,
鄒書生一教數十載,鄉里感念,乃尊稱為 “贛林鄒公”。
秀才之妻甚賢慧、精熟編織,利用贛林地區盛產的芭蕉葉加以刺繡,
並傳授手藝于地方,蔚為工藝名產,雅號“贛林織芭”是也,
發明織芭的書生之妻則被尊奉為“贛林鄒媽”。
後來員外的子孫們因鄒公百年遺承的優良學風,個個飽讀詩書,
于是常在贛林涼亭內說書......
學子們都尊稱員外的子孫為︰“贛林老師”
而這些學子們也被人們稱為︰“贛林同學”
幾年後, 一個外地人來到江西,
遇到員外的子孫牽著一匹老馬。
好奇的外地人問道 :“這是一批什麼樣的馬?”
員外的子孫說 :“這是祖先養的馬,馬種傳承至今,我們稱它為‘贛林祖馬’”
此時外地人剛好看到這匹馬把腳抬起來跨在柵欄上...
便道︰“哇!贛林祖馬欄腳翹!”
同時,鄒公的曾孫在鄒公生前的書院自己制作毛筆來使用
鄒公的曾孫使用祖馬尾巴的毛做成毛筆
因為毛很軟,很好寫,所以意外的造成一股搶購的風潮
一時大家都趨之若鶩
“贛林馬的筆”也成為全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歲月如梭,轉眼又過了數年...
昔日的贛林祖馬已繁延了不少後代。
員外的子孫指著剛生的一匹幼馬對著鄉親道︰“這是‘贛林祖馬十八代’”
又過了數載,子孫們所養的馬已經到了馬滿為患的地步,
他們只好將馬群趕到市集去賣,並張貼告示 :“贛林祖馬---超級賣!”
後來有一位農場主人 買了一匹贛林祖馬回他的農場養
但是因為贛林祖馬生性害羞 又初到新環境 還不熟悉
因此 農場中有很多公雞 看贛林祖馬好欺負
紛紛跳到馬背上去啄其鬃毛欺負他
贛林祖馬被啄之後 因疼痛難當 拔腿狂奔
農場主人對此景象不禁嘖嘖稱奇
招朋引伴到農場觀看
于是 朋友說 此一奇景 若不取一名稱紀念 未免可惜
于是 農場主人就把這一奇景稱之為
“贛林祖馬 雞拔毛”
百年後某日為清明,員外子孫到神木旁的“贛林北墓”祭拜,偶遇一閩南訪客,
閩南人見神木雄偉高大、直搗入天,問︰神木有無名?
員外子孫答︰“贛林老木。”
那人一听火大,馬上回應︰“我X你老爸咧!”
員外子孫︰“是,贛林老碑亦乃我先祖先所立也。”
那人更火了︰“X你娘!”
員外子孫︰“贛林涼.....亭在旁邊,再往前行即為贛林蘭窖,
尚可自行觀賞贛林虎蘭、贛林藤扣蘭,貴客請自便。”
閩人氣絕拂袖而去,贛人則呆立不知所然。
隨著年代日久,贛林青翠、清風徐徐,老木蒼勁、老碑高挺,
羞荻和羞梅嬌羞更勝于往昔,虎蘭及藤扣蘭也成為世界級名種,
蘭窖釀酒的名號也逐漸遠播中外,
鄒公和鄒媽的遺墓也成為廣大信徒求好運的所在,
贛林各項古物不僅年代久遠,而且人氣頗旺,故有贛林古跡群之稱,
終日游客如織,來訪者莫不忘帶點織芭回鄉,
更會品嘗贛林名產“贛林大條”香腸。
贛林老木山區儼然成為風雅名勝,近悅遠來游人如織啊!
贛林地區風光明媚,土饒肥沃,因此盛產糧餉"小麥,小米,小黃瓜",簡稱"贛三小"!
有一位秀才住在贛林地區的西邊,因此村民都叫他"贛西郎"!
有一天秀才閑來無事到處晃,途中看到一位閩南地區來的游客鵠立在糧田旁,不停地
張望著田地,于是秀才便很得意的走到他旁邊大聲說.........(以下對話)
秀才: 贛林糧跨三小!!!(贛林的糧食包含小米,小麥,小黃瓜)
游客: 看你老母啦(台語)
(秀才心里想,喔..原來他是在找神木呀!于是便答)
秀才: 靠北,靠墓,贛林老木!!(靠近北邊且靠近老墓的地方便是神木了)
游客: X!!你什麼人啊..講話那麼沒水準!(台語)
秀才: 我就是贛西郎啊!!!!!!!!!
而贛林街上不只小吃眾多,當然也有一些余興表演
常可見贛林居民在酒足飯飽之後,拿出一張小卡片
很神奇的利用這張卡片將一個小孩子撐起來
來到這邊的觀光客,見到這莫不嘖嘖稱奇
于是有關當局就把這種情形列入贛林奇景中,名為“贛林卡撐”
街上有吃必定也有玩的,這邊的玩的方式有點獨特
把龜殼投入有編號的小箱子,投中者可得小禮物一份
若是觀光客不知道要在什麼玩到這種獨特的游戲
?贛林龜投,一次十元"這就對啦
但好景不常,後來長江發生水患,淹沒了森林山谷。
洪水溢滿江西河域,從武夷山較低通谷處泛濫侵襲福建。
這史冊上難見的洪水現象,後來人稱之為“贛江澤閩”。
水災後,在贛林老木山區周圍形成了一片肥沃的新生沖積地,
當地為了紀念這場浩劫後的重生,于是命名為︰
“贛林老木水積埔”
贛林老木附近有了這肥沃的新生地之後,附近的民眾利用這一片土地栽種谷糧,
所種出來的谷糧又肥又大,而且非常的白,當地人都說︰
“贛林糧,超級白。”
不料贛林老百姓正沉醉在五谷豐收的歡樂時..
某日,贛林地區發生大地震,天崩地裂,山上沖下了大片土石流,
土石阻斷溪河,形成數十畝的堰塞胡。
當地人議論紛紛紛紛稱奇,取名之為“贛林老木岬塞塘”。
山上沖下了大片土石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掩埋了贛林古跡群,鄉民無
一幸免,唯一例外的是鄉民周秀才(當然,人稱贛林周公)和其老婆 (贛林周
媽),由于外出,故幸免于難,親眼目睹災區,震驚之余,贛林周公緊握著
贛林周媽的手,作出以下的五言絕句,以記述此一大事!
老碑盡風霜︰這塊贛林老碑歷經百年風霜,雖略顯斑駁卻仍屹立不搖。
老木亦良材︰贛林老木高大挺立,實為難得棟梁之材。
造化實難測︰天地不仁,神威難測。
贛林老跡埋︰不幸地,整遍贛林古跡群就埋沒在一遍土石流之中了。
在地震後幾個禮拜後
贛林氣象局發布贛林台風特報
贛林地區人心惶惶
贛林老師們怕贛林老木被贛林台風吹倒
在贛林神老旁作了許多防台措施
沒想到台風過後,贛林國小的師生發現贛林老木最粗的樹干歪了
還壓垮了贛林小學校未倒的校舍
這件事史稱"贛林老木 老枝歪"
話說地震之後,政府官員及救災人員迅速趕往災區,國家領導人也搭乘直升機
趕往災區,為求巡視方便,所以就預定降落在 "贛林老木" 旁的 "贛林學校"
操場上,當時 "贛林老木" 尚未全倒,由于國家領導人的直升機吹起的風太大
使得 "贛林老木" 搖搖欲墜,地面上的政府官員及救災人員,看到這種狀況
,全部都在那邊喊著 "贛林老木" "贛林老木" "贛林老木" ...
雖然大家都希望老木不要倒下,但是它還是倒了,而且不只是倒了,還壓倒了
"贛林老木"旁的"贛林老碑" 以及"贛林涼.....亭"
更不幸的是壓到了"贛林小學"的小朋友。
有一位住在"贛林學校"附近的災民十分的不滿,上前抱怨,以下就是他們的對話︰
民眾︰阮嚨 唔厝啊! 天氣又這麼熱! 你又把我們遮日頭的"贛林老木" 吹倒
你叫阮 麥安抓 !
領導︰唔 你是叫我 麥安抓! 你麥安?ㄟ講啦! 我唔是 甘啦 為了你娘 ?
我是為著 大家! 為著 "贛林老木" 和 "贛林老碑" 來的
現在 "贛林老木" 和 "贛林老碑" 攏倒掉了我要轉去了
官員︰關于"贛林老木"和"贛林老碑"倒塌的事件,純粹是天災,請媒體不要過度
報導,影響國家和民眾的團結,對于"贛林小學生"的不幸,我們深表同情
希望以後直升機降落前,不要再有小朋友在附近玩耍.對于在"贛林老木"
附近避難的近百戶居民,我們會協調政府機構先調撥5個帳棚給大家使用.
經過這次震災之後,贛林地區已經不適合人住了,民眾紛紛搬走
後人為了紀念這次的大地震,作詩為念︰
老木老碑迎風挺,
蘭窖織芭為君開,
天搖地動哀鳴聲,
嗚呼贛林老跡埋。
于是大家稱此詩為“贛林老詩”
數年後有位贛林鄒公的後人回到此地,看到贛林老詩後不禁大為感動。
于是仿照贛林老詩做了以下這首...
老碑難叫應︰對著贛林老碑呼喚著先人,可是先人難以回應
老木跡發揚︰贛林老木的事跡已被後人發揚光大了
林濤舞昔廊︰昔日的屋廊可以听到贛林中樹葉隨風起舞的濤聲
贛林涼寂埋︰可惜現在贛林已經淒涼寂寞的永埋地下...
後代的文人墨客收集了此三首詩,載之于書,合稱︰“贛林詩賦”
數十年之後,贛林林區再度恢復往日般的繁盛
但已不復人煙
但卻也成為各式飛禽走獸的樂園
經常可見“贛林小鳥”翱翔于空中
“贛林小狗”穿梭不停
而“贛林老雞爸”帶著“贛林小雞”四處覓食
“贛林(音同周)馬”馳騁
真是贛林無老木,贛林區發揚
意指贛林雖然沒有老木,但是這些生物卻讓贛林區再度發揚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又過了一百年
眾人早已遺忘這里曾是繁盛一時的贛林地區
一天,又發生了一場地震,將地層隆起數百公尺,頓成一座小山,人稱贛嶺
地震也使贛林泉重新涌出,以及“贛林老碑”,“贛林涼亭”等古跡群重見天日
吸引了不少考古學家來研究,大家稱這些考古學者為︰“贛林古公”。
後來地理學者也來了,意外的發現,贛林地區竟然藏有豐富的金礦和鐵礦
礦脈就在贛嶺之北
贛林泉水之南,于是“贛林泉佳,脈靠北”之名,傳聞全國
此地開礦產量甚多,很快地,就居于全國之冠
金礦的純度甚高,人稱︰“贛林陰金”
(注︰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鐵礦亦是品質優良,適合冶鋼,作為居家的大門非常適合
而有︰“贛林鋼門”之稱。
為日後采金方便又開了一條馳到,後人稱作 "贛林陰道"
而這條陰道會經過一個因大地震而隆起的小山丘.....人稱贛嶺...
贛嶺上住著兩位從小就開始爭斗的老人....
一位是手持彎刀...江湖上人稱“彎刀武西郎”
另一個則是以鈴刀為武器的“鈴刀回休楚”(所謂鈴刀...就是刀上有鈴鐺嘛)
這兩老天天都要爭個不停....為了證明誰的武功好....
可是就是分不出高下.....
于是天天都吸引了大批湘贛的人前來圍觀....
于是這些人尊稱這兩老為“贛嶺老奇琶”或“贛嶺兩奇琶”
以及“贛嶺兩老奇琶”......
幾年後...這兩老就去世了...
這些湘贛的人為了紀念這兩老....
為他們蓋了座“贛嶺兩老墓”....
不過這兩老的武功受江湖上的人覬覦....
天天都有人來挖“贛嶺兩老墓”....
為防止外人侵入...這些人自己組成教會....
總壇設在贛嶺南邊....叫做“贛嶺南教”....
由于以前天天看兩老的武功...
于是他們便自兩老的武功取其精華....
創出天下無敵的“南教神功”.....
因為經過百年的滋養,又有泉水的灌注,此處的土質變的十分肥沃,
古時居于贛林的民眾又搬了回來,有的人住在山坡上,種起了果樹,
還開闢了觀光果園,其中又以番石榴及蓮霧長的最好,人人都愛吃,
被合稱為“贛林芭樂蓮霧”。
還有的人在山坡上種起了茶樹,喝茶時也用贛林泉水沖泡
贛林人喝茶喜好加入(注︰一種草本植物)
茶水喝起來格外甘美特殊,于是擠身于天下名茶之列,號為“贛林茶”。
話說“贛林泉水”再度涌出後,如同百年前,也匯流成一條奇異的河流
附近飼養在水邊的雞只,喝了泉水,
也產生了奇怪的變化,全身的毛金光閃閃,猶如黃金,贛人喜出望外
將雞只紛紛拔毛賣錢,此一奇景,
外人稱之“贛林水,雞賣毛”。
在贛林泉水匯流的河流旁,住著一戶人家,以養鴨為生,他們養出來的鴨是灰色的
他們把年紀較大的灰鴨拿來做姜母鴨和烤鴨,非常的好吃,
銷路十分的好,遠近馳名;
養鴨人家于是立了一個大招牌︰‘贛林老灰鴨’,從此成為贛林的特產之一。
慢慢的,贛林地區又繁榮了起來,周休二日人們都喜歡聚在一起聊天下棋,贛林山上
有種藍色奇木,矮小甚曲,質地也不硬,本是無用之木,但是後來有人將之砍下作成
棋子,頗為特殊,一到假日,滿片藍色棋海,甚是壯觀,又只有贛林一地有此奇觀,
號為“贛林棋林,棋獨藍”。
後來政府為了軍事需要,必須在贛林山上建造要塞,恰巧贛林山區的石塊又大又堅硬
,而有還有特殊的龜甲紋路,于是政府就在贛林山頂以及贛林山腰,分別建造了一高
一低的要塞,甚是雄偉壯觀,軍事學家稱山頂的為“贛林山蓋甲高塞”,山腰的稱為
“贛林山蓋甲低塞”,兩者合稱“贛林山蓋甲龜塞”。
後來在對日抗戰期間
由于贛林地區資源豐富
經常成為日軍與國軍搶奪的地盤
所以老是發生戰禍
這連串的戰爭
就簡稱“贛林連戰”
由于在抗戰期間贛林的遺跡受損嚴重,所以政府單位便在贛林中設置了許多燈光來修復
,後來形成了一種奇景,當地人稱為“贛林燈輝”
後來生物學家在贛林中發現了一種奇特的爬蟲類,它的天性非常懶散因此學者們便把
它命名為“贛林懶爬”
在他的家里有一片很大的森林,
在那森林里有一棵千年神木.
有一天這位員外心血來潮,
就請了當地一位很有名的書法家替他在神木上題字,
這位書法家想了很久, 卻不知在神木上題些什麼,
最後他終于想到了江西簡稱贛, 這棵神木又生長在森林里,
所以他就在神木上題"贛林老木"
森林中又有梅花與荻花,長于神木之旁,月光之下望之,
好似嬌羞的少女立于一旁,
于是書法家又取名為“贛林羞荻”及“贛林羞梅”。
員外對題字非常滿意,每每佇立贛林老木旁緬懷先祖,
因而又延請曾老師在“贛林老木”旁立碑記述歷祖事跡,稱“贛林老碑”。
曾老師因為“贛林老木”和“贛林老碑”題字,聞名于贛林一帶,
且在族中排行最小,所以人們尊他為“贛林曾小爺”(注:曾小爺---裝瘋子)。
員外愛花,偏愛引進各地名蘭,乃于贛林設一花房栽植名種,
最引以為豪的是培育出虎紋斑的品種,名曰“贛林虎蘭”,
以及培育出鈕扣狀且能像藤蔓一樣爬行的“贛林藤扣蘭”。
員外亦嗜酒,喜自行釀制陳年高粱,在蘭房之右有一奇泉,名為“贛林泉水”
泉水甘美甚佳,極宜釀酒,而在蘭房左近有一大型酒窖,
即為“贛林蘭窖”是也,員外引泉入蘭窖中大而扁的水池,
釀出遠近馳名的好酒,人皆贊雲︰“贛林泉佳,池大扁”。
有一次員外帶著全家老小去畫了一張全家福的照片,
掛在家中客廳的中堂, 橫批寫著, "贛林全家大小"...
又過了數年,員外因為年邁體衰,終于仙逝,子孫葬之于神木之北,
鄉人稱該墓為︰“贛林北墓”。
後世子孫每到清明, 就到“贛林北墓”去緬懷先祖,
員外生前有感自己字識不深,于是在林旁建一私塾,敦聘秀才鄒書生為村里授業,
鄒書生一教數十載,鄉里感念,乃尊稱為 “贛林鄒公”。
秀才之妻甚賢慧、精熟編織,利用贛林地區盛產的芭蕉葉加以刺繡,
並傳授手藝于地方,蔚為工藝名產,雅號“贛林織芭”是也,
發明織芭的書生之妻則被尊奉為“贛林鄒媽”。
後來員外的子孫們因鄒公百年遺承的優良學風,個個飽讀詩書,
于是常在贛林涼亭內說書......
學子們都尊稱員外的子孫為︰“贛林老師”
而這些學子們也被人們稱為︰“贛林同學”
幾年後, 一個外地人來到江西,
遇到員外的子孫牽著一匹老馬。
好奇的外地人問道 :“這是一批什麼樣的馬?”
員外的子孫說 :“這是祖先養的馬,馬種傳承至今,我們稱它為‘贛林祖馬’”
此時外地人剛好看到這匹馬把腳抬起來跨在柵欄上...
便道︰“哇!贛林祖馬欄腳翹!”
同時,鄒公的曾孫在鄒公生前的書院自己制作毛筆來使用
鄒公的曾孫使用祖馬尾巴的毛做成毛筆
因為毛很軟,很好寫,所以意外的造成一股搶購的風潮
一時大家都趨之若鶩
“贛林馬的筆”也成為全村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歲月如梭,轉眼又過了數年...
昔日的贛林祖馬已繁延了不少後代。
員外的子孫指著剛生的一匹幼馬對著鄉親道︰“這是‘贛林祖馬十八代’”
又過了數載,子孫們所養的馬已經到了馬滿為患的地步,
他們只好將馬群趕到市集去賣,並張貼告示 :“贛林祖馬---超級賣!”
後來有一位農場主人 買了一匹贛林祖馬回他的農場養
但是因為贛林祖馬生性害羞 又初到新環境 還不熟悉
因此 農場中有很多公雞 看贛林祖馬好欺負
紛紛跳到馬背上去啄其鬃毛欺負他
贛林祖馬被啄之後 因疼痛難當 拔腿狂奔
農場主人對此景象不禁嘖嘖稱奇
招朋引伴到農場觀看
于是 朋友說 此一奇景 若不取一名稱紀念 未免可惜
于是 農場主人就把這一奇景稱之為
“贛林祖馬 雞拔毛”
百年後某日為清明,員外子孫到神木旁的“贛林北墓”祭拜,偶遇一閩南訪客,
閩南人見神木雄偉高大、直搗入天,問︰神木有無名?
員外子孫答︰“贛林老木。”
那人一听火大,馬上回應︰“我X你老爸咧!”
員外子孫︰“是,贛林老碑亦乃我先祖先所立也。”
那人更火了︰“X你娘!”
員外子孫︰“贛林涼.....亭在旁邊,再往前行即為贛林蘭窖,
尚可自行觀賞贛林虎蘭、贛林藤扣蘭,貴客請自便。”
閩人氣絕拂袖而去,贛人則呆立不知所然。
隨著年代日久,贛林青翠、清風徐徐,老木蒼勁、老碑高挺,
羞荻和羞梅嬌羞更勝于往昔,虎蘭及藤扣蘭也成為世界級名種,
蘭窖釀酒的名號也逐漸遠播中外,
鄒公和鄒媽的遺墓也成為廣大信徒求好運的所在,
贛林各項古物不僅年代久遠,而且人氣頗旺,故有贛林古跡群之稱,
終日游客如織,來訪者莫不忘帶點織芭回鄉,
更會品嘗贛林名產“贛林大條”香腸。
贛林老木山區儼然成為風雅名勝,近悅遠來游人如織啊!
贛林地區風光明媚,土饒肥沃,因此盛產糧餉"小麥,小米,小黃瓜",簡稱"贛三小"!
有一位秀才住在贛林地區的西邊,因此村民都叫他"贛西郎"!
有一天秀才閑來無事到處晃,途中看到一位閩南地區來的游客鵠立在糧田旁,不停地
張望著田地,于是秀才便很得意的走到他旁邊大聲說.........(以下對話)
秀才: 贛林糧跨三小!!!(贛林的糧食包含小米,小麥,小黃瓜)
游客: 看你老母啦(台語)
(秀才心里想,喔..原來他是在找神木呀!于是便答)
秀才: 靠北,靠墓,贛林老木!!(靠近北邊且靠近老墓的地方便是神木了)
游客: X!!你什麼人啊..講話那麼沒水準!(台語)
秀才: 我就是贛西郎啊!!!!!!!!!
而贛林街上不只小吃眾多,當然也有一些余興表演
常可見贛林居民在酒足飯飽之後,拿出一張小卡片
很神奇的利用這張卡片將一個小孩子撐起來
來到這邊的觀光客,見到這莫不嘖嘖稱奇
于是有關當局就把這種情形列入贛林奇景中,名為“贛林卡撐”
街上有吃必定也有玩的,這邊的玩的方式有點獨特
把龜殼投入有編號的小箱子,投中者可得小禮物一份
若是觀光客不知道要在什麼玩到這種獨特的游戲
?贛林龜投,一次十元"這就對啦
但好景不常,後來長江發生水患,淹沒了森林山谷。
洪水溢滿江西河域,從武夷山較低通谷處泛濫侵襲福建。
這史冊上難見的洪水現象,後來人稱之為“贛江澤閩”。
水災後,在贛林老木山區周圍形成了一片肥沃的新生沖積地,
當地為了紀念這場浩劫後的重生,于是命名為︰
“贛林老木水積埔”
贛林老木附近有了這肥沃的新生地之後,附近的民眾利用這一片土地栽種谷糧,
所種出來的谷糧又肥又大,而且非常的白,當地人都說︰
“贛林糧,超級白。”
不料贛林老百姓正沉醉在五谷豐收的歡樂時..
某日,贛林地區發生大地震,天崩地裂,山上沖下了大片土石流,
土石阻斷溪河,形成數十畝的堰塞胡。
當地人議論紛紛紛紛稱奇,取名之為“贛林老木岬塞塘”。
山上沖下了大片土石流,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掩埋了贛林古跡群,鄉民無
一幸免,唯一例外的是鄉民周秀才(當然,人稱贛林周公)和其老婆 (贛林周
媽),由于外出,故幸免于難,親眼目睹災區,震驚之余,贛林周公緊握著
贛林周媽的手,作出以下的五言絕句,以記述此一大事!
老碑盡風霜︰這塊贛林老碑歷經百年風霜,雖略顯斑駁卻仍屹立不搖。
老木亦良材︰贛林老木高大挺立,實為難得棟梁之材。
造化實難測︰天地不仁,神威難測。
贛林老跡埋︰不幸地,整遍贛林古跡群就埋沒在一遍土石流之中了。
在地震後幾個禮拜後
贛林氣象局發布贛林台風特報
贛林地區人心惶惶
贛林老師們怕贛林老木被贛林台風吹倒
在贛林神老旁作了許多防台措施
沒想到台風過後,贛林國小的師生發現贛林老木最粗的樹干歪了
還壓垮了贛林小學校未倒的校舍
這件事史稱"贛林老木 老枝歪"
話說地震之後,政府官員及救災人員迅速趕往災區,國家領導人也搭乘直升機
趕往災區,為求巡視方便,所以就預定降落在 "贛林老木" 旁的 "贛林學校"
操場上,當時 "贛林老木" 尚未全倒,由于國家領導人的直升機吹起的風太大
使得 "贛林老木" 搖搖欲墜,地面上的政府官員及救災人員,看到這種狀況
,全部都在那邊喊著 "贛林老木" "贛林老木" "贛林老木" ...
雖然大家都希望老木不要倒下,但是它還是倒了,而且不只是倒了,還壓倒了
"贛林老木"旁的"贛林老碑" 以及"贛林涼.....亭"
更不幸的是壓到了"贛林小學"的小朋友。
有一位住在"贛林學校"附近的災民十分的不滿,上前抱怨,以下就是他們的對話︰
民眾︰阮嚨 唔厝啊! 天氣又這麼熱! 你又把我們遮日頭的"贛林老木" 吹倒
你叫阮 麥安抓 !
領導︰唔 你是叫我 麥安抓! 你麥安?ㄟ講啦! 我唔是 甘啦 為了你娘 ?
我是為著 大家! 為著 "贛林老木" 和 "贛林老碑" 來的
現在 "贛林老木" 和 "贛林老碑" 攏倒掉了我要轉去了
官員︰關于"贛林老木"和"贛林老碑"倒塌的事件,純粹是天災,請媒體不要過度
報導,影響國家和民眾的團結,對于"贛林小學生"的不幸,我們深表同情
希望以後直升機降落前,不要再有小朋友在附近玩耍.對于在"贛林老木"
附近避難的近百戶居民,我們會協調政府機構先調撥5個帳棚給大家使用.
經過這次震災之後,贛林地區已經不適合人住了,民眾紛紛搬走
後人為了紀念這次的大地震,作詩為念︰
老木老碑迎風挺,
蘭窖織芭為君開,
天搖地動哀鳴聲,
嗚呼贛林老跡埋。
于是大家稱此詩為“贛林老詩”
數年後有位贛林鄒公的後人回到此地,看到贛林老詩後不禁大為感動。
于是仿照贛林老詩做了以下這首...
老碑難叫應︰對著贛林老碑呼喚著先人,可是先人難以回應
老木跡發揚︰贛林老木的事跡已被後人發揚光大了
林濤舞昔廊︰昔日的屋廊可以听到贛林中樹葉隨風起舞的濤聲
贛林涼寂埋︰可惜現在贛林已經淒涼寂寞的永埋地下...
後代的文人墨客收集了此三首詩,載之于書,合稱︰“贛林詩賦”
數十年之後,贛林林區再度恢復往日般的繁盛
但已不復人煙
但卻也成為各式飛禽走獸的樂園
經常可見“贛林小鳥”翱翔于空中
“贛林小狗”穿梭不停
而“贛林老雞爸”帶著“贛林小雞”四處覓食
“贛林(音同周)馬”馳騁
真是贛林無老木,贛林區發揚
意指贛林雖然沒有老木,但是這些生物卻讓贛林區再度發揚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又過了一百年
眾人早已遺忘這里曾是繁盛一時的贛林地區
一天,又發生了一場地震,將地層隆起數百公尺,頓成一座小山,人稱贛嶺
地震也使贛林泉重新涌出,以及“贛林老碑”,“贛林涼亭”等古跡群重見天日
吸引了不少考古學家來研究,大家稱這些考古學者為︰“贛林古公”。
後來地理學者也來了,意外的發現,贛林地區竟然藏有豐富的金礦和鐵礦
礦脈就在贛嶺之北
贛林泉水之南,于是“贛林泉佳,脈靠北”之名,傳聞全國
此地開礦產量甚多,很快地,就居于全國之冠
金礦的純度甚高,人稱︰“贛林陰金”
(注︰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
鐵礦亦是品質優良,適合冶鋼,作為居家的大門非常適合
而有︰“贛林鋼門”之稱。
為日後采金方便又開了一條馳到,後人稱作 "贛林陰道"
而這條陰道會經過一個因大地震而隆起的小山丘.....人稱贛嶺...
贛嶺上住著兩位從小就開始爭斗的老人....
一位是手持彎刀...江湖上人稱“彎刀武西郎”
另一個則是以鈴刀為武器的“鈴刀回休楚”(所謂鈴刀...就是刀上有鈴鐺嘛)
這兩老天天都要爭個不停....為了證明誰的武功好....
可是就是分不出高下.....
于是天天都吸引了大批湘贛的人前來圍觀....
于是這些人尊稱這兩老為“贛嶺老奇琶”或“贛嶺兩奇琶”
以及“贛嶺兩老奇琶”......
幾年後...這兩老就去世了...
這些湘贛的人為了紀念這兩老....
為他們蓋了座“贛嶺兩老墓”....
不過這兩老的武功受江湖上的人覬覦....
天天都有人來挖“贛嶺兩老墓”....
為防止外人侵入...這些人自己組成教會....
總壇設在贛嶺南邊....叫做“贛嶺南教”....
由于以前天天看兩老的武功...
于是他們便自兩老的武功取其精華....
創出天下無敵的“南教神功”.....
因為經過百年的滋養,又有泉水的灌注,此處的土質變的十分肥沃,
古時居于贛林的民眾又搬了回來,有的人住在山坡上,種起了果樹,
還開闢了觀光果園,其中又以番石榴及蓮霧長的最好,人人都愛吃,
被合稱為“贛林芭樂蓮霧”。
還有的人在山坡上種起了茶樹,喝茶時也用贛林泉水沖泡
贛林人喝茶喜好加入(注︰一種草本植物)
茶水喝起來格外甘美特殊,于是擠身于天下名茶之列,號為“贛林茶”。
話說“贛林泉水”再度涌出後,如同百年前,也匯流成一條奇異的河流
附近飼養在水邊的雞只,喝了泉水,
也產生了奇怪的變化,全身的毛金光閃閃,猶如黃金,贛人喜出望外
將雞只紛紛拔毛賣錢,此一奇景,
外人稱之“贛林水,雞賣毛”。
在贛林泉水匯流的河流旁,住著一戶人家,以養鴨為生,他們養出來的鴨是灰色的
他們把年紀較大的灰鴨拿來做姜母鴨和烤鴨,非常的好吃,
銷路十分的好,遠近馳名;
養鴨人家于是立了一個大招牌︰‘贛林老灰鴨’,從此成為贛林的特產之一。
慢慢的,贛林地區又繁榮了起來,周休二日人們都喜歡聚在一起聊天下棋,贛林山上
有種藍色奇木,矮小甚曲,質地也不硬,本是無用之木,但是後來有人將之砍下作成
棋子,頗為特殊,一到假日,滿片藍色棋海,甚是壯觀,又只有贛林一地有此奇觀,
號為“贛林棋林,棋獨藍”。
後來政府為了軍事需要,必須在贛林山上建造要塞,恰巧贛林山區的石塊又大又堅硬
,而有還有特殊的龜甲紋路,于是政府就在贛林山頂以及贛林山腰,分別建造了一高
一低的要塞,甚是雄偉壯觀,軍事學家稱山頂的為“贛林山蓋甲高塞”,山腰的稱為
“贛林山蓋甲低塞”,兩者合稱“贛林山蓋甲龜塞”。
後來在對日抗戰期間
由于贛林地區資源豐富
經常成為日軍與國軍搶奪的地盤
所以老是發生戰禍
這連串的戰爭
就簡稱“贛林連戰”
由于在抗戰期間贛林的遺跡受損嚴重,所以政府單位便在贛林中設置了許多燈光來修復
,後來形成了一種奇景,當地人稱為“贛林燈輝”
後來生物學家在贛林中發現了一種奇特的爬蟲類,它的天性非常懶散因此學者們便把
它命名為“贛林懶爬”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